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62881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组配分类: | 科技工作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鼓楼区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5-09-1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解码2025鼓楼产学研“创新密码”:人才、成果、协作、服务四维发力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产学研合作;港澳协同;科享链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解码2025鼓楼产学研“创新密码”:人才、成果、协作、服务四维发力
在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作为南京创新资源核心承载区的鼓楼区,正以满格的创新势能,从人才、协作、成果、服务四大维度,勾勒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让我们一起走进鼓楼区,探寻这片创新沃土,究竟如何为全省产学研发展注入 “强劲动能”?
顶尖专家+院士集结!鼓楼迎来全球“最强大脑”
作为驻区高校院所高度集聚的城区,鼓楼区始终与驻区高校协同创新,双方在人才引育、创新合作等领域持续高效联动。库尔特・维特里希等2位诺贝尔奖得主受邀参加此次大会,成为最大亮点之一。开幕式后,两位专家前往位于幕府智谷的鼓楼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指导交流。两人带来的前沿视角,将为我们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最强大脑”支持。
两周前,鼓楼区与南师大黄和院士团队共建的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心已成功孵化4家企业。而加拿大工程院、工程研究院双院院士张丹——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也带着并联机器人与现代制造系统领域的顶尖成果亮相,这些成果未来有望在南京实现转化,为鼓楼高端装备产业添砖加瓦。
“顶尖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干事,正是因为鼓楼区搭建了‘产学研用’无缝衔接的平台。”黄和院士表示,这里密集的高校院所、活跃的科技企业,让科研成果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港澳协同破局,6项前沿成果搭起“双向奔赴”桥梁
“以往港澳的先进技术想落地内地,常面临‘信息差’;现在有了鼓楼区搭建的对接平台,我们的成果终于能找到‘用武之地’。”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展示着即将路演的技术成果。
在大会“港澳产学研对接专场”中,鼓楼高新区围绕鼓楼区“1+2+3”产业重点,推介创新举措和营商环境;而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自去年正式落地鼓楼以来,持续协同鼓楼区与香港理工大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带来6项“含金量”十足的技术成果,从地链技术(Landlink)赋能智能建造与智慧港口,到 AI 驱动宽禁带半导体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再到智能踝关节机器人研发,技术成果兼具前瞻性与产业化价值,为江苏企业与港澳高校搭建 “双向奔赴” 的合作通道。
“我们希望打造‘港澳研发+鼓楼转化’的新模式。”鼓楼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技术路演,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平台还将现场推介资源,让更多港澳优质创新资源在鼓楼“开花结果”。
9项硬核展品亮相,鼓楼晒出产学研“成绩单”
走进大会展品筹备区,鼓楼区的9项展品格外引人注目——从能在极端环境作业的四足机器人,到可自主攀爬球罐的检测机器人,再到片上脑机接口芯片,每一件都彰显着“鼓楼智造”的硬实力。
“这是库坝系统深水病害修复作业平台模型,突破了库坝系统深水检测与修补加固无人机械化全工序作业的瓶颈,实现库坝系统深水检测与作业技术装备从“1”到“N”的突破。”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向参会代表展示模型工作原理和关键构造,模拟作业平台水下作业过程。而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研发的大型承压特种设备检测机器人,更是解决了行业痛点——它能自主攀爬大型能源存储球罐壁面,完成TOFD无损探伤、打磨喷涂等作业,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与安全性。
在医疗与新材料领域,鼓楼区的展品同样亮眼。南京医科大学研发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网络芯片,为体外嗅觉感官系统研究开辟新路径;南京邮电大学的氧化镓单晶、薄膜及器件,凭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半导体器件的核心材料。鼓楼区科技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展品都是区域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鼓楼区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让科技成果加速“变现”。
“科享链”小队精准服务,让创新成果“落地即生长”
为了让大会的创新势能转化为长效发展动能,鼓楼区早在8月就组建了“科享链”成果转化服务小队。这支小队就像“创新红娘”,穿梭于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挖掘企业技术需求近70项,成功推动水滴研究院与南京工业大学、港理大研究院与米兰达研究院及诺唯赞、南京师范大学与塞德斯信息科技等多家单位达成技术成果对接。
“我们不仅帮企业找技术,还帮高校找市场。”“科享链”小队成员定期举办央企合作对接会、校企技术供需对接会、“创享汇”等活动,让企业的需求与高校的成果精准匹配。
如今,“科享链”小队构建起“精准对接—活动赋能—队伍支撑—成果落地”全链条服务闭环,为大会储备了优质合作资源,让鼓楼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在这里,只要有好成果,就不愁没机会;只要有好需求,就不愁没技术。”一位参会企业代表感慨道。
从顶尖人才集聚到跨区域协同,从硬核成果涌现到全链条服务,鼓楼区正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为契机,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未来,鼓楼将继续为江苏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 “鼓楼方案”、注入 “鼓楼动能”,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 “加速奔跑、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