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
网站支持IPv6
鼓楼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教育专题 > 要闻速递

南京市小学内涵建设项目,鼓楼+2

发布日期: 2025-08-14 16:14 信息来源: 鼓楼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 ]
分享到:

近期南京市教育局公布江苏省中小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市级培育项目(南京市小学内涵建设项目),其中鼓楼有2个项目入选,快来看看是哪些学校吧!

1.南京市力学小学:数智赋能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教学改革实践

南京市力学小学正以智慧教育为引领,用AI技术构建支持儿童创造性成长的教育新生态。针对传统评价单一、学科实践不足等问题,学校打造“小米粒在成长”数字评价平台,将儿童发展绘入成长图谱,推动教育评价从“结果导向”向“过程赋能”转型;开发多模块AI课程体系,结合项目式学习形成“探学-创学-展学-评学”深度学习链,让技术真正赋能学习过程。  


    项目以“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创造和成长”为核心理念,通过“教学、教研、评价智能体”三体联动,构建“理论探究-项目实践-成果迭代”闭环学习生态。AI双师课堂与人机协同教学模式,重塑“以儿童为中心、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育人体系,让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实践性与差异性都被看见。


    家校社协同的智慧育人共同体是另一大亮点:学校携手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开发课程,联动社区AI科普基地开展实践研学,形成“教室内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网络。未来,这里将继续以数智化手段点亮儿童成长路径,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数据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的教育愿景。


2.南京市方兴小学:“生活+”学程:支持跨学科实践的协同矩阵校本建构与实践


项目以“生活+”学程(指生活逻辑视域下学生跨学科学习)为载体,以“儿童中心”“灵活生成”“支持实践”为理念根基,以学生跨学科学习素养为核心目标,通过建构“四维协同矩阵”,即“组织方式协同”“思维工具协同”“数智平台协同”“学习场域协同”,以形成支持儿童跨学科实践的整体框架。



学校将分四个阶段以螺旋式递进的方式推进实践。阶段一:以“专家库协同”引领研究走向深入;阶段二:以“学程群协同”明晰教师研修方向;阶段三:以“学程网协同”激活学习创新因子;阶段四:以“评价链协同”关注儿童成长节律。


    该项目将深化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整合家校社资源,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并为区域跨学科学习提供探索性的样本。

    未来鼓楼区将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推动鼓楼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
通用底部
©Copy Right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6055341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320号
网站标识码:3201060033